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面试专题 >> 辅导 >> 内容
面试实战攻略:三个关注(职业道德)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14-11-21     点击:    

(二)公务员职业道德概述
    【道德的描述】

1、道德是一种特殊社会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善恶、好坏等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2、道德的本质与特点

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道德是人的精神价值基础,是人们的朴素感情和自觉行为,道德能调节人与人、人与我、人与环境的伦理的关系。

道德所依靠的手段是社会舆论、内在信念和传统习惯,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

个体道德的形成与发展首先是通过外界施加给每个人的社会道德规范,其次通过个体的修养,通过教育和舆论等影响,把外部要求逐渐内化为自觉的准则。                    

道德的特点体现为:把握世界方式的独特性;形成道德意识的自觉性;产生道德影响的广泛性;发挥道德作用的稳定性。

在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今天,不仅要用法律对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和社会不良现象进行惩戒以维护社会公正,而且需要建立一些公共约定规范人们的生活交往。

3、社会主义道德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爱国——首要的道德要求,实际上是一个公民对祖国的道德观念的体现。

守法——必要的道德品质,是道德的底线,是公民的立身之本,处世之本。

明礼——做人的起点。

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一切道德赖以维系的前提。

团结——高尚的道德品格。

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

勤俭——传统的美德,物质上克勤克俭,意味着自律,体现了奋斗进取的精神状态。

自强——永无止境的道德追求。

敬业——道德规范在职业行为中的表现,敬业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奉献——崇高的道德境界,进步人类所尊崇的高尚的道德品质、道德行为、道德境界。

道德是人们朴素感情和自觉行为,良好的社会道德基础,包括公民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体系和社会生活的认可、肯定和赞许。如果说经济成就是国家稳定的物质基础的话,那么,公民普遍的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以及道德实践的积极倾向将是国家的精神基础、思想基础,并最终与物质基础一起构成坚固的社会基础。

【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道德修养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道德意识等方面经过自我锻炼、自我教育所达到的一定的道德水平和在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情操。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而且反映一个国家的社会面貌和民族素质。

可从以下几方面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

(1)见贤思齐:向道德高尚的人看齐,学习他们的可贵品行。

(2)省察克治:对照良知自我反省,并及时改正不善的念头和言行。

(3)慎于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4)慎独:在无人看见无人监督时,更要警觉,坚守自己的道德信念。

(5)公正廉洁:公正:从政无私,秉公办事,按法律办事,不感情用事。廉:廉明、廉忠、廉高、廉敬、廉耻、廉而有化。廉洁:“不受谓之廉,不污谓之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明朝理学家薛碹将世界上廉洁之人分为三种类型:

上品:“见明理而不妄取者”是顺应明理,真正道德意义上的廉洁。

中品:“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是有所顾虑而不取。

下品:“畏法律、保禄位而不取者”,是勉强而为。

道德的修养应该以诚为本,修己以敬,诚敬之行,以坦荡无私的境界对待工作和他人。

【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

1、所谓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本职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

职业道德,一方面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其特定工作或者劳动中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另一方面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经过职业活动实践和职业道德理想、意志、情感培训所达到的表现在职业工作上的道德品质状况。

职业道德作为“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反映了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对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的道德要求,是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特殊的道德要求,是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或行业范围内的具体体现。

职业道德的形成有一个由外在向内化的发展过程——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转化的过程。它是职业态度和行为的复合体,是主体超越特定价值系统的自我选择,是主体对普遍性道德原则的选择和追求。

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

2、职业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具有强烈的纪律性。

行为规范是指约束、限制人们行为的力量和准则,行为规范主要是一种他律,是“应该如何,不应该如何”的外部要求。纪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介于法律和道德之间的一种特殊的规范。它既要求人们能自觉遵守,又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就前者而言,它具有道德色彩;就后者而言,又带有一定的法律的色彩。就是说,一方面遵守纪律是一种美德,另一方面,遵守纪律又带有强制性,具有法令的要求。因此,职业道德有时又以制度、章程、条例的形式表达,让从业人员认识到职业道德又具有纪律的规范性。

3、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 促进本行业的发展; 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

职业道德是一个国家道德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

4、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

《公民道德建设纲要》规定“要大力倡导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的职业道德,鼓励人们在工作中做一个好建设者”。《纲要》对职业道德的这种规定,既体现了时代的鲜明特征,又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特点,所以,它适用于各行各业,是对各种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强调奉献社会,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职业道德的境界】

(1)极端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

(2)追求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常人之德)。   

(3)先公后私、先人后己的道德境界(美德)。

(4)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圣人之德)。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涵】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指公务员的个体道德,也就是加强其个人的道德修养;二是指其作为国家公务人员“在执行公务过程中所出现的道德行为和道德现象”。这两个层面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但是区别主要是理论上的,在实践中它们之间的联系是问题的主要方面,这两个层面基本上是交叉的、相互影响的。

在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行端正等。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一是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以依法执行公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主要内容,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二是遵循集体主义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始终把集体利益放在工作首位,体现了国家公务员基本的职业道德。顾全大局是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维护上级的威信,如实向上级报告和请示工作(尊重上级意味着对组织原则的尊重)并正确对待上级的批评。关心下级是团结协作的具体内容,尊重下级的人格,尊重下级的意见,尊重下级的自主权并做到奖惩分明。

三是爱岗敬业,勤政为民。在工作中尽职尽责,脚踏实地,精通业务,积极创新。四是加强自身修养。包括文化修养、语言修养、仪表举止修养。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是明显的政治性。忠于国家,拥护政府,是政府工作人员的义务和天职。

二是一定程度的强制性。

三是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示范性。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时代特征】体现在先进性和时代性并存;政治性和政策性兼有;稳定性和发展性相依;多样性和共同性兼具;服务性和权威性共存。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法制原则;责任效率原则;服务原则;国家利益原则;清廉原则。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与才的关系是二者不可或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正是对“德”的要求。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以德治党、以德治国的具体体现。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风”和“官德”,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也在于“官德”。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公务员在行政管理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它反映了公务员的职业性质、地位、对象、活动条件的特征和要求。用道德对公务员行使“权力”的行为加以约束,虽然不如法律约束那样直接有力,但它却是一种持久地、广泛地发生调控作用的力量,也是唯一的一种内在的、自律的调控力量。

公务员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从法律意义上说,公民既享有法律赋予的基本权利,又必须承担相应的义务。公务员的职业特点是依法行使国家行政权力、执行国家公务,其权力来源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他们除了严格依法行政,遵守公众的道德以外,还应遵循特殊的职业道德。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功能】

1、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保市场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2、促进个体发展的功能:职业道德不是豪言壮语或知识体系,是对人对事的态度,是对职业的认同和追求。

3、规范、引导功能: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

4、调节监督功能:道德义务、道德良心、道德荣誉感和幸福感共同组成个体职业道德,道德良心在其中起着核心的作用。

【公务员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

1、基础价值取向――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

由于国家行政机关的管理与一般的企业管理不同,使得国家行政机关的职业道德建设被赋予特殊的、内在的价值取向,就是真正“为人民服务”,谋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行政”与管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行政是国家赋予的权力,对国家事务进行管理的活动。“管理”是对一定的人、财、物等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系统目标的过程。国家机关的行政管理,是在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条件下,其基本功能就是执行国家意志,协调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

加强国家行政机关职业道德建设至关重要,其基本的价值取向应该是抑制行政自利性,协调好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最大限度地谋取公共利益,实现从“政府本位”向“社会本位”的转变,努力为人民服务。

2、核心价值取向――建立健全责任监控机制

政府行使的每一项权力背后都连带着一份责任,对宪法和法律负责,对人大和公民负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前提是,他们在使用权力履行职能的同时,应具有为自己的行为承担后果的责任能力。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强烈呼唤政府树立“三种意识”:权责平衡意识、为纳税人服务意识、成本—收益责任意识。所以,保证政府责任实现的内部责任控制机制,实质上就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自律机制,对行政权力进行监督,强调权责并重。

3、根本价值取向――维护社会公正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是公正的化身及楷模,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基本的“公正”包括:交换公正、分配公正、规则公正、权力与义务对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提高行政能力及效率,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的优化整合,实现社会公正。

4、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实现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提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行政良心是存在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内心深处的、对自己的行为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意识中各种行政道德观念、心理因素的有机整合。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行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成的,他们能够而且应该是统一的。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面临的动机性冲突,这种冲突可能是“双避冲突”,可能是“双向冲突”,也可能是“趋避冲突”。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目标体系】

1、崇高的职业道德追求:职业道德是基础,职业精神是追求,在职业活动中提升人生价值,实现组织目标,加强道德修养,个人服从组织需要。
    2、明确的职业道德目标:思想道德目标,工作道德目标,法制道德目标,心理道德目标。
    3、具体的职业道德规范:政治坚定,忠于国家,勤政为民,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团结协作,品德端正。

忠诚国家的职业道德规范,对国家利益的维护,对政府指令的执行,对上级指令的执行,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规范,公正公平的职业道德规范,廉洁自律的职业道德规范。
    4、理想的职业道德人格。    

【公务员的职业荣辱观】

知荣誉明耻辱,可以反映人的道德价值,体现特殊的道德情感。

求荣:道德精神的激励。知耻:行善改过的动力。正确处理好物质利益与精神荣誉、索取与奉献、个人荣辱与集体荣辱之间的关系是知荣誉明耻辱的关键。

胡锦涛同志提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八荣八耻”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容,是中国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鲜明表达,从而为公民道德建设树起了新的标杆。

以“八荣八耻”为具体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当前我国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指导方针:“八荣八耻”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理想的全新认识,荣辱观的确立完善了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评价尺度,是对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核心价值要求。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重要意义】

1、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做支撑,但这种支撑如果缺乏精神文明的根基,则是脆弱的,难以长久的。因此,要清醒的认识到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作用。

2、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升。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与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建设一道构成公民社会生活领域的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开创我国经济转型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局面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是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形成的关键环节,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

公务员在日常工作中行使党和国家赋予的权力,他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利益、党和政府的形象,同样也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国家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国民素质的基本体现,是以德治国的核心要素。以德治国的“德”首要是指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只有提升官德,端正官风,才能以德治党,以德治国。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官风”和“官德”,职业道德建设的关键在于“官德”。

3、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在我们进入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期,稳定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断地暴露出来,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社会的稳定,始终要把稳定问题当作头等重要的工作来抓。公务员作为实现稳定的重要力量,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质,正确地、科学地行使人民赋予的各种权力,自觉地从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严于律己,杜绝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的滋生,消弭人民群众因此而产生的不满情绪,形成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社会状况。

4、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有利于实现依法行政,从而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法律保障。民主和法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这一根本目标,要求国家公务员必须依法行政,要正确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同时,国家权力能否依法有效行使,还取决于各级公务员是否具有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是否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5、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廉政建设的重要途径。廉政建设,从根本上讲有两条:一是加强权力监督与制约。二是强化公务员的内在自觉。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把清正廉洁的要求内化为公务员的道德自觉,不仅有助于增强公务员自身抗腐能力,也有助于真正有效地发挥监督与制约的效能,从而在双重意义上有助于廉政建设。建立一支廉洁奉公、精干高效、忠于职守的公务员队伍,需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需要严格的“规矩”——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体系严格约束,又有行政原则和行政操守认真规范。权力运行的法制化、道德化是当代政治文明的要求,也是反腐倡廉的需要。公正有序的道德经济是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必要前提。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一)加强理论建设和思想建设

1、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有坚实的理论支撑。

(1)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 批判地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道德思想,借鉴和吸收西方市场经济的道德文明,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充分反映行政管理职业时代特征的公务员职业道德体系。

(2)要努力探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内容、形式、特点和规律,使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现时操作性。其一,要突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公务员道德不同于一般社会道德,也不同于其它职业道德。从道德标准上来讲,应高于一般性的社会道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对公务员道德主要有以下规定:维护政府形象和国家利益;忠于政府,勤奋工作;公正廉洁,克己奉公;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确行使权力,防止权力异化;遵守社会公德等等。其二,要体现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时代性,要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管理模式的变化。其三,要反映公务员道德的层次性。公务员道德应根据公务员所承担的职务层次、级别的不同有不同的要求,不能千篇一律,笼而统之。

2、思想建设是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公务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赖于正确的思想观念的确立。

(1)要加大道德建设思想宣传的力度, 提高对公务员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使每个公务员认识到良好的职业道德乃为政之本。 

(2)加强公务员思想政治教育。其一,要教育公务员切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头脑,提高公务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其二,要教育公务员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正确思想和行为的基础,也是树立正确的道德的基础,只有牢固地树立了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公务员才能做到堂堂正正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清清白白“做官”。其三,要教育公务员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并把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同努力完成现阶段党的历史性任务和做好本职工作结合起来。

(3 )要强化公务员的道德自律意识。道德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而自律更是道德的基本精神。只有不断提高公务员的自律意识,才能将外在的强制变为内在的自觉,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健全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相关的各项制度

公务员职业道德既是行政行为的一种善恶评价,又是行政主体的行为标准。公务员职业道德是对行政管理的特殊要求,是实施行政行为的规范化要求,具有必须遵守的性质。如果公务员职业道德完全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行政工作人员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用情感和信念去发挥作用,那么公务员职业道德的贯彻则会出现随意性,对于个别职业道德素质差的公务员难以规范其行为。没有强制力,公务员职业道德很难平等普遍的遵守。最终危害政府的形象,破坏了依法行政,损害人民群众利益。因此必须健全与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1、要切实把道德品质作为公务员任职、升降、奖惩的必要条件,奖优罚劣,品优者优用,对那些品行不端,道德不良者,决不能提拔重用,已经提拔重用的应坚决撤下来,形成用人上的正确道德导向。

2、应把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作为公务员培训和教育的必修课,形成有效的公务员道德教育机制。

3、要建立和健全公务员监控制度。没有监督的权力容易产生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也容易产生不道德现象。在权力运行方面,要建立健全政务公开制度、回避制度、交流制度、礼品登记制度、家庭财产申报登记制度、重大财务报告制度等各项制度,强化对公务员权力使用过程的监控。在权力运行后果方面,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辞职辞退制度、职务升降制度、举报制度、申诉控告制度、离任审计制度等。

4、建立和完善公务员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其目的和核心就是要建立起道德建设的效益机制,包括道德褒抑机制、利益保障机制、道德评价机制、道德奖惩机制,真正做到道德践行好的人得到“好报”,老实人不致“吃亏”,最终形成强大的道德驱动力量。

(三)建立和完善道德规范体系

公务人员正确的行政行为,不仅要靠法律规范,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道德觉悟,特别是正确的行政道德和规范作为判断是非,评价善恶的标准。目前必须重视行政道德规范建设,各级政府对公务人员的各个职位均应制订切实可行,内容具体,易于操作的行为道德规范,为公务人员提供科学的行为标准。只有尽快建立起新的道德规范体系,才可使公务员有“德”可依,有可以参照并具体指导自己言行的道德准则。

(四)加快行政体制改革

为了构建公务员职业道德,必须有步骤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当前,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权益、反对腐败行为、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增进社会和谐为重点,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通过政府和民众的互动,利用民众的力量推进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

(五)提高公务员自身的职业道德水平

使公务员深刻理解和把握“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行政职业道德要求,陶冶公务员职业道德情感,培养公务员具有与权力相关的高度责任感和履行职责应有的高度正义感,造就坚定的公务员职业道德意志。

【公务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构建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行政道德义务与行政良心的统一。

行政道德义务是由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任务、法律以及公务员职业道德原则等决定的,是一种间接的他律性规范。行政良心是存在于公务员内心深处的、对自己行为应负的道德责任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能力,是对行政责任的自觉意识,具有自律性的本质特征。在现实的行政过程中,行政道德责任与行政良心是相辅相成的,是统一的。

(二)公务员在利益冲突和道德冲突中行政行为的选择能力

利益冲突与道德冲突是行政行为选择中所面临的动机性冲突。具体来说,就是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公务员所选择的行政行为,虽符合某种行政要求,但同时却违背了有某些道德价值的另一种行政要求。在这种道德选择的两难之中,要求国家公务员具有分清行政道德价值的等级次序的能力及承认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基本素质。

(三)培育和完善公务员职业道德人格的自觉性

国家公务员自觉的道德修养包括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意志、道德习惯等。这些是形成高尚、完美的国家公务员职业道德人格的根本保证。通过行政行为准则规范系统的构建,唤醒国家公务员的道德责任与道德良心,满足民众的基本利益需求,实现政府廉洁、管理高效、社会公正,以保证国家持续稳定发展。 

(三)法治与德治

1、道德与法律

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规范最主要的存在形式,都是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许多法律义务就是道德义务。

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上层建筑和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评价人们的善恶、好坏等行为,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道德规范是隐性的、柔性的,以人们的自觉意识水平为依据。

法律是制度化的,是显性的、是刚性的,是阶级矛盾激化和经济利益不可调和的产物。

法律是外部的社会规范,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内在自律。

道德在调整人的相互关系上宽泛得多,法律主要调整和维持国家的社会秩序,保障法律关系主体的正当合法权益,维持社会关系平衡。

法律强调的是法规和强制,是通过必要的强制手段对人们的行为规范加以约束和警戒。

道德是强调教育感化作用,促使人们自觉地遵守行为规范并通过自我调节加以自律。

社会既需要法律规范,也需要道德自律。“德治”与“法治”并列,维护社会的稳定。

2、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互为基础,相辅相成。

依法治国,就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务,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以德治国的真正内涵是以德治人,即通过教育造就具有较高道德素质的公民。道德能在多大程度上对社会关系起调节作用,有赖于一个社会的良好风气和公民的道德标准。

3、《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是经过 10 年左右坚持不懈的努力,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的基本要求 :

1、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

2、权责统一要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4、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与社会道德建设

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关键。

1、 公务员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表率,其道德取向直接昭示着社会的道德导向。公务员作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行政管理者,职业道德势必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人们总是从他们的道德言行中感悟社会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以此来认定并调整自己的道德行为。人们虽然不应简单地把某些公务员的道德言行等同于社会的道德导向,但作为整体意义而出现的公务员道德,无疑表明了社会所推崇、倡导的道德准则。也正因为此,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就成了社会道德建设的突破口、切入点。

2、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成效。第一,公务员职业道德问题的解决,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二,公务员道德建设对整个社会道德建设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5、政府的公共权力与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关系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和职业道德素质不仅关系到公务员能否正当地行使“公共权力”,高效地履行国家公务,更关系着我们政府的形象问题。所以,作为公务员必须处理好公共权力和公务员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

1、公务员的职业道德形象与公共权力行使的好坏密切相关。公务员是公共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公务员的职业道德素质直接关系着公共权力的行使的好坏程度。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做好公共权力的执行者。因为公务员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它的性质是公共的,权力是指向公共利益的;这一切决定着公务员职业不仅仅是公务员个人安身立命之所,更是我们整个党的安身立命之所在。加强公务员的人格塑造,不仅关系到我党履行职能的水平、质量,更关系到社会道德状况的发育和发展。

2、公务员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是人们把公共权力放心赋予他的前提条件。公共权力来源于人民,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就不会取得公众的信任,也不可能成为公共权力的良好执行者。公务员是政府和群众联结的纽带。他具有指挥、传递、实施、控制、协调等执行作用,只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才能取得群众的信任,群众才能放心的把权利交给公务员。

因此,公共权力与公务员的职业道德是相辅相承的。作为公务员必须权衡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3、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公务员有效履行行政职责的重要条件。公务员能不能正确行使权力,科学高效地执行公务活动,不仅取决于其能力大小,也取决于其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公务员如果没有明确的为公共利益服务、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没有实事求是、忠于职守的道德品质,就不能正确地制定和执行政策;如果没有忠于职守、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团结合作的道德素养,就不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形成强有力的工作集体,因而也就不能高效能地开展工作。加强公务员职业道德建设是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高效化的重要途径。

(四)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

公务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包括政治理论、道德品质、业务技能和科学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修养,既是公务员依法从政的基本要求,又是公务员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自觉形成廉洁从政风尚、提高廉洁从政水平的重要途径。

1、政治理论修养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理论素养、树立世界眼光、培养战略思维、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始终是公务员提高政治理论修养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才能宽广眼界,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用正确的观点分析、判断、解决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只有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才能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形成良好的公务员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树立起公务员队伍的良好形象;才能严格要求公务员拒腐防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努力改造主观世界;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2、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公务员道德修养是贯彻“以德治国”方针的必然要求,也是健全民主和法制的思想基础。提高思想道德修养是公务员依法行政的内在驱动力,是提升全社会道德水平的关键举措,是抵御不良思想侵蚀的有效抗体。

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首先要提高公务员对职业道德认识,提高职业道德认识是形成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公务员能否准确、深刻地认识其职业道德原则、规范,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公务员能否产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能否履行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正如古人所说,只有知之深、爱之切,才能行之坚。增强公务员职业道德认识的关键是正确定位社会主义国家权力的本质内涵。我国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决定了国家的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一切国家权力的本位,作为权力主体的公务员只是代行权力职能,任何人不能把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更不能把权力当作自我价值实现的标志,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国家的权力主体只有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人民群众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以人民群众的舆论为自我权力行为的评价标准,才是真正理解了社会主义权力的本质,也才是具备了良好职业道德的用权者。

3、业务技能修养

公务员业务技能是指公务员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中所具备的业务水平,主要表现为实施决策、执行公务、处理事务、协调关系等方面的业务能力。提高公务员的专业水平,就是要提高公务员在从事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的决策、执行、监督、沟通、协调等管理能力。对公务员来说,加强业务技能修养,提高专业水平,既是提高公务员业务素质的基本途径,又是公务员从事公共事务管理活动的基本要求,对于提高行政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严格执行各项法规、政策和制度。公务员要认真学习和严格执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公务员要培养和确立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真正认识法律的公正性和严肃性,自觉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明确严格守法、秉公执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二、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为了适应公务员任职需要,公务员应具备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而形成以公共行政知识和专业行政知识构成的知识结构。

4、科学文化修养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学习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社会成员最根本利益、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一切先进文化,包括科学、文学、艺术、哲学、道德伦理等知识,特别是要学习市场经济、领导科学、现代管理、现代科技、专业知识和其它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公务员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时,应当遵循以下基本要求:首先,树立现代科学人文精神。通过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自觉树立现代科学人文精神:一要树立科学理性精神,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尊重客观规律,勇于创新,开拓进取。二要树立社会主义人文精神,提倡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建立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三要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精神,注重强化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律意识,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文化环境。

健全知识智能结构。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务员要提高科学文化综合素质和修养,需要把广博的基础知识与精深的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知识与发展智能结合起来,协调发展知识和智力能力,建立合理的知识智能结构。

“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公务员职业道德的建设应该落到实处,应该贯彻到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具体环节中,每个国家工作人员,都应该坚持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细节做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依法行政,务实创新,清正廉洁,树立良好的公仆形象,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三、公务员职业能力

2003年人事部发布《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其中规定,公务员必备的九大能力:        

  1、政治鉴别能力

  (1)有相应的政治理论功底,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善于从政治上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是非分明;

  (3)具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正确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科学判断形势;

  (4)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 依法行政能力

u 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法制观念;忠实遵守宪法、法律和法规,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执行公务;

u 准确运用与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

u   依法办事,准确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不以权代法;

u 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维护宪法、法律尊严。

3、公共服务能力

u 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诚实为民,守信立政;

u 责任心强,对工作认真负责,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u 有较强的行政成本意识,善于运用现代公共行政方法和技能,注重提高工作效益;

u 乐于接受群众监督,积极采纳群众正确建议,勇于接受群众批评。

4、调查研究能力

u 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事求是,讲真话、写实情;

u 坚持群众路线,掌握科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u 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历史、现状和产生的影响;

u 积极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预测发展的趋势,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u 善于总结经验,发现典型,指导、推动工作。

  5、学习能力

u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有良好的学风,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u 学习目标明确,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工作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积累知识与经验;

u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及时更新和掌握与工作需要相适应的知识、技能;

u 拓宽学习途径,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

  6、沟通协调能力

u 有全局观念、民主作风和协作意识;

u 语言文字表达条理清晰,用语流畅,重点突出;

u 尊重他人,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一道工作; 

u 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营造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

u 能够建立和运用工作联系网络,有效运用各种沟通方式。

  7、创新能力

u 思想解放,视野开阔,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勇气;

u 掌握创新方法、技能,培养创新思维方式;

u 对新事物敏感,善于发现、扶植新生事物,总结新鲜经验;

u 善于分析新情况,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8、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u 有效掌握工作相关信息,及时捕捉带有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制定可行预案,并争取把问题解决于萌芽之中;

u 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善于协调不同利益关系;

u 面对突发事件,头脑清醒,科学分析,敏锐把握事件潜在影响,密切掌握事态发展情况;

u 准确判断,果断行动,整合资源,调动各种力量,有序应对突发事件。

  9、心理调适能力

u 事业心强,有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和爱岗敬业的热情;

u 根据形势和环境变化适时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保持良好的心态、情绪;

u 自信心强,意志坚定,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顺境与逆境、成功与失败;

u 良好的心理适应性,心胸开阔,容人让人,不嫉贤妒能。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