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网站首页

新闻动态

政策公告

申论资料

行测资料

公基资料

面试专题

试题中心

江苏省公务员招录专题

关于我们

培训基地:南京 | 淮安 | 连云港 | 宿迁 | 盐城 | 徐州 | 镇江 | 泰州 | 扬州 | 南通 | 常州 | 无锡 | 苏州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申论资料 >> 指导 >> 内容
第一章申论概述
致远教育          发布时间:2016-02-05     点击:    
 

第一章申论概述

第一节、申论的含义

“申论”简言之“申而论之”。从字面来理解,“申”为引申、申述,“论”为议论、论证,“申论”则指针对特定话题提出自己观点,并展开论述。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科目中必考的一门科目。

从考试大纲规定及历年实际出题情况来看,申论考试为应试者提供了一系列反映特定实际问题的文字材料,申论五种常见形式的文章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类试题;综合类试题;对策类试题;总结概括类试题。

申论主要考查应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申论材料通常涉及某一个或某几个特定的社会问题或社会现象,要求应考人员能够从公务员的角度准确理解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上常见的写作问题有:

 1、结构编排不合理,行文层次的划分、衔接缺少紧凑性;

 2、没有深入理解申论的本质属性--模拟行政,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够妥当,且行文缺少理论支撑;

3、语言表达不能够凸显行政文化严谨、规范的基本要求,偏于一般性的评论等等。

第二节、申论的特点

1、现实性和社会性

申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它们大都是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焦点问题,具体地说,都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方面的问题,都是作为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者的公务员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申论中的热点问题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都是负面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社会影响大,存在一定(或)严重的危害性;与政府工作直接相关,政府是解决问题的责任人;问题已经引起国家重视,或已经开始着手进行解决,但还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关于申论考试的这一特点,以历年中央试题为例:2000年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2001年的申请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PPA风波所引发的公众迷惑甚至怕恐不安的问题;2002年的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弊端;2003年的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安全生产问题;2004年的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城市交通拥堵问题;2005年的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扶贫资金被挤占挪用和我国农村、农民的问题;2006年的申论考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我国政府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问题;2007年要解决的是土地管理利用问题;2008年怒江水电开发问题等等。这些问题无一不是社会公共事业管理方面的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大家不妨多了解政府各部门的职能,熟悉相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关注政府在当前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工作,去分析和预测今后的重点方向。

    2、普遍性非专业性

    申论这个考试科目属于公共科目,而非专业科目。因为应试者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让应试者解决的问题,都具有普遍性和非专业性,它要求应试者要具有比较丰富的社会知识,而对应试者的专业知识基本没有要求。有的申论试卷,乍一看其给定资料,应该者可能以为学某某专业的会占便宜,其实给定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从专业的角度所能解决的。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申论试卷,其给定资料讲的是,红星新村的居民H状告其"邻居"XX印刷总公司的事情。看似一场官司,似乎学法律的应试者会沾光,但是,该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并不是从法律的角度所能解决的。又例如,2001年中央、国家机关招考的申论试卷,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的高低,并没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说,申论考试对学哪个专业的应试者都是公平的。

    申论考试,要求考生具有比较丰富的常识,但不会对某种专业知识特别倾斜。由于考生来自各个方面,所学专业很不相同,所以申论考试中让考生处理加工的材料大都具有普遍性、非专业性。比如2000年考题,初看所给材料,可能以为学法律专业的考生会占便宜,其实红星新村居民状告印刷总公司的事并不是从法律角度所能解决的问题。再比如2001年考题,看似医药卫生问题,其实问题的解答与医药卫生专业知识水平高低并无关系。申论考试的试题,对学哪个专业的考生都是公平的。

    3、反映的问题一般都是中观问题

    一般来说,内政外交方面的大政方针问题,以及那些既敏感又棘手的问题,是不会被当作考题在报考主任科员以下级别的公务员的考试中使用的;同样,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中细枝末节的问题,以及那些没有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问题,也不会被当作报考公务员的考题。从第4点所作的列举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特点。

    4、反映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申论考试所给定的资料内容丰富,它所反映的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那么容易。但是,它所反映的问题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问题的解决一定是具有可行性的。例如: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报考的申论试卷所反映的问题,就可以通过对城市建设进行合理规划的途径,获得根本性的解决;2001年申论试卷所反映的问题(PPA风波的问题),是当时的社会热点之一,但是,完全可以通过舆论的正确引导来化解公众的迷惑与不安;2006年的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2007年土地管理利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都是当前国家正在着力解决的,应对措施非常具体。总之,申论考试不会引导应试者漫无边际的,不管问题多么复杂,涉及面多么广,人们的见解多么莫衷不是,都是能够解决的。这样的命题思路,是由公务员录用考试性质决定的。

    申论测试考查的目的明确,针对性很强,即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分析、概括、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主要通过对背景材料的分析、概括、论述体现出来,从所提出的方案对策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体现出来。从这一角度看,考查的目的与测试的命题是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目的具有针对性,试题也具有针对性;试题为测试的目的服务,目的则是试题设计的指导思想。

    5、背景面广

    申论测试的目的是为了选拔国家公务员,因此十分注重对考生的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测试。为反映这一要求,申论所给定背景资料涵盖了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且表述比较准确,一般不会出现偏差。

    申论考试,是具有模拟公务员日常工作性质的能力测试。作为公务员,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应当有所认识和有所思考,并且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和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申论考试所提供的一般都是社会性较强的背景材料,让考生去进行分析和论述,从而测查考生处理公务员日常事务的潜能。

    申论的背景资料所反映的问题大部分已有定论,也有一些问题尚无定论或存在争议,需要考生自己去理解、分析和判断,并做出结论。至于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争议激烈的前沿问题,一般不会成为背景材料。

    6、有前瞻性

    申论测试注重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个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公务员考试命题不仅会与这种发展趋势相适应,而且还会体现出一定的前瞻性。

    7、形式灵活

    申论测试除了所给出的材料部分外,其答卷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概括部分,二是方案部分,三是议论部分。就文体而言概括部分可能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中的某一种形式,也可能综合了多种文体形式;方案部分,则是应用文写作;第三部分自然是议论文写作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测试既考查了普通文体的写作能力,也考查了公文写作能力,测试形式非常灵活、实用.

    8、无标准答案

    申论测试没有也不可能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从资料背景来看,都是有关当前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社会问题,有的已定论;有的尚未定论,完全要考生自己来解决。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提出对策或是对对策进行论证,都不会有一个确切、固定、唯一的标准答案。以对策部分为例,这部分是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个办法要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但是针对性和可行性是相对的,在不同地区以及发展中的不同阶段,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不可能一样,更何况有的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合理的方案,因此哪一种更为合理,针对性与可行性更强,要对若干方案比较论证后方能确定。又比如论证部分,抓住什么问题、从什么角度论证、采取什么方法与结构,要适合自己的特长,因而也决不会有一个具体唯一的标准。因此论证(作文)部分的评定,也只能是综合的、全面的、等级式的,不可能有确切的唯一的标准。

    正因为申论测试没有确定的答案,这给了考生以发挥的空间,不同的考生完全可以较充分地展示各自不同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有利于选拔者挑选到满意的人才。随着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不断发展,申论考试主观试题客观化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一定程度上,归纳概括、综合分析、贯彻执行、提出对策和申发论述五类题型均已经出现了内部标准答案,立意错误将直接导致低分现象的出现。

第三节申论考试的内容结构

    一、考试内容

    申论是测查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基本能力的考试科目。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

    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命题结构

    申论试卷内容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它是对分析驾驭材料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2) 作答时限:总时间为180分钟,建议阅读材料50分钟,作答130分钟。

    (3) 仔细阅读给定的材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2.给定资料范围

    材料约三四千字,内容不局限于某一方面,对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均有涉及,一般都是社会热点或者大众媒体关注的焦点,即背景不生僻,具有普遍性。

    3.申论要求

    (1)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50字),概括出给定材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用一定的篇幅(大约350字),提出给定材料所反映问题的解决方案。要有条理的说明,要体现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所给定材料反映的问题,用一定的篇幅(大约1200字),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要求每年虽有变化,但大致是一致的。

本类推荐

没有

本类固顶

没有